丧亲之痛:是抑郁症还是再正常不过的悲伤?
“在杂音系列专栏里,我们收集各种各样有关精神疾病的声音。尽量去呈现更多的观点,打造一个多元化声音的集散地。本期带来的,是一篇关于丧亲之痛与抑郁症界限的讨论。”
杂音系列
第08篇
中元节特稿
一在天之涯,一在地之角,
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,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。
/唐 · 韩愈
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。
/宋 · 苏轼
庭有枇杷树,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,今已亭亭如盖矣。
/明 · 归有光
死亡是,你加上这个世界再减去你。
/[意] 伊塔洛 · 卡尔维诺
精神疾病诊断标准,变了
而从DSM-5开始,过去被医生当做是正常情感反应的表现,可能就要被当成抑郁症了。
丧亲之痛的争议
悲伤和抑郁症的界限
全民拥抱抑郁症的时候漏了什么?
美丽新世界?
病或没病,痛就在那里:你需要知道的实用指南
No.1 | 花时间陪伴丧亲者,用富有同情心的身体语言表达关怀和支持; |
No.2 | 若丧亲者愿意,可以陪伴他们倾诉和哭泣,但暂时不要劝导丧亲者振作; |
No.3 | 在丧亲者的倾诉过程中,如果不知道该说什么或不知道应否谈及,可以坦率地告诉丧亲者,这样会给丧亲者一个机会向你剖白他的需要(人们经常避免提及死者的名字,但对于当丧亲者来说,则好像是别人已经遗忘了丧亲所带来的痛苦,这样会为他们的伤痛加添一重孤立感); |
No.4 | 节日和周年纪念(不单是死忌,还有生日和结婚日),朋友和亲戚最好在这些特别日子相陪; |
No.5 | 实际的帮助如打扫、购物或看管儿童都可以减轻一个人的负担。年纪大的丧偶者可能需要别人协助处理过往由伴侣负责的杂务,例如处理账单、做饭、家务和修理汽车等等; |
No.6 | 容许丧亲者有足够的时间去哀伤,不要对一个丧亲的亲友从哀伤中恢复有太多或太早的期望; |
No.7 | 若持续失眠,医生可以给开安眠药; |
No.8 | 若抑郁持续加深,可能需要服食抗抑郁药物。如抑郁仍未改善,可考虑去精神科就诊; |
No.9 | 可以通过志愿机构或宗教组织安排协助。对于一些人,与有相同经历的人见面和倾谈就已足够,其他人可能需要在一些特别的团体内与社工、哀伤辅导员或心理咨询师会谈; |
No.10 | 此外,除了到医院就诊,也可通过相关社会福利机构和社会组织获得帮助。 |
结束语:为悲伤保留人性的意义
在这个崇尚正向思考的年代,悲伤显得不合时宜、沉重费力;然而悲伤或许有其个人性的意义,这必须经过一段探讨的历程--例如咨商或心理治疗--才有机会浮现。在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当中,社会与医疗体系都应当努力为患者保留这个机会。
参考文献:《超执笔:是抑郁,还是自然不过的悲伤?》©端传媒 Initium Media《DSM-5:精神医学的新版“圣经”》©三联生活周刊《APA2014: 解读 DSM-5 中删除丧亲之痛排除标准》©丁香园《关怀援助·唾手可得》©青山医院精神健康学院《抑郁障碍在DSM-5中分类的了解与分析》©医多多《在忧郁症里寻找悲伤的权利》许欣伟©台湾心理治疗协会Kleinman, A. . (2007). Psychiatry without context: turning sadness into disease. Lancet, 370(9590), 819-820.Allan V. H. . (2007). The Loss of Sadness: How Psychiatry Transformed Normal Sorrow into Depressive Disorder. New York: Oxford University Press.Kleinman, A. . (2012). Culture, bereavement, and psychiatry. Lancet, 379(9816), 608-609.Canguilhem G. . (2015). 正常与病态. (李春,译). 西安: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.蔡友月. (2018). 不正常的人?台湾精神医学与现代性的治理. 台北:联经出版事业(股份)公司.
文字 | 小卡 排版 | Jenny